《課程?教材?教法》編輯部劉啟迪主任到我校指導課程建設和課題研究工作

[日期:2018-01-04] 作者:教科室 2514 次瀏覽 [字體: ]

12月29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國內課程與教法類頂級核心期刊課程?教材?教法》編輯部劉啟迪主任蒞臨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指導學校課程建設和課題研究工作。學校高志文校長、張潤林副校長、教科室文傳福主任、課程與教學處羅曉章副主任及德育處王敏蓉副主任等全程參加了專家指導和交流活動。


劉啟迪主任首先參觀校園,感受了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和儒雅的校園文化;仔細查看學校課程建設相關展板及文案資料,認真聽取了陪同人員的講述,對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歷史、辦學追求、育人目標等有了全面的感知與了解。隨后,羅曉章副主任在學校三會議室作了題為《系統(tǒng)構建校本課程,努力推進素質教育》的課程建設專題匯報。一是我校在新課改背景下重構課程體系,系統(tǒng)建設校本課程,跳出“應試教育”的框框,實施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二是我校國家基礎學科課程校本化、健全人格培養(yǎng)德育課程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序列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程階梯化等四類課程建設的系統(tǒng)推進作了全面介紹;三是匯報了我校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闡述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范式,分享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場域所取得的成果。隨后,高校長介紹了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十幾年堅持課程體系的研究與構建,旨在深刻反思素質教育實效性差的原因基礎上,努力在實踐層面上為中國基礎教育提供典型案例。我們對學科課程進行二次開發(fā),促進學科課程校本化,在開齊開足開好學科課程條件下,保證學生全面、整體、協(xié)調發(fā)展;我們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學校課改重頭戲,旨在從資源上根本性地突破國家學科課程范圍,以整個社會、生活與自然為教學資源,并從根本上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務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綜合運用、實踐創(chuàng)新、個性學習、社會責任等綜合素養(yǎng);我們大力推進選修課建設,旨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特長發(fā)展;我們探索德育課程化,旨在突破“學校德育形式散亂、內容虛浮”的弊端,著眼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我們的以課題化開發(fā),課程化實施,最終達成學校育人目標。

在聽取學校領導系統(tǒng)介紹之后,劉啟迪主任感慨地說道:“慕名來到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果然非同尋常。首先,高校長的這份教育情懷和教育追求,讓我肅然起敬,深受感動;其次,這所學校十多年的艱辛探索與務實實踐,讓我驚喜萬分,深受啟發(fā)。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有自己高遠的辦學志向和價值追求,課改理念立意高,課程研究深入,是基礎教育辦學的成功典范。學校的課程建設打通了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壁壘,把社會、家庭與學校真正聯(lián)系起來,整合到學校課程中去,對孩子的社會化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學習內容的突破、學習方式的轉變對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有重大意義;教學資源的拓展、教學方式的突破,對教師教學意識的轉變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有重大意義。‘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雙中實驗人,對國家學科課程的問題疹結想得深、看得透,校本化課程體系讓我耳目一新,課改成果豐碩而有特色,想法與做法經(jīng)驗豐富而獨到,全國領先?!眲⒅魅卧谫澴u我校課程改革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對我校課程研究與建設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他建議我們要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頒布之初,進一步解讀研究并梳理總結這十年來國家對這門課程的指向性變化;進一步闡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學校課程群中的地位及作用,處理好教師在各項課程中的關系。


最后,劉啟迪主任誠摯邀請高志文校長,在來年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論壇上作經(jīng)驗分享,將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課程建設的難能可貴的典型經(jīng)驗和課題研究成果向全國推廣交流

(付兵供稿)